找到相关内容316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数沙--达照法师

    才讨回来的旧家伙。朋友,醒醒吧!   七   有三种人,名为懈怠,都很可怜:一者,好务多闻,求实证,狂慧无归,大似说饱,数货常贫。二者,因闻诸圣深慈大力,必救众生,遂恃他力,但求加被,怠于...此时,只是眼前事历历在目,亦不知是心见是眼见,亦不分是好事是坏事,亦晓是能知是所知,亦不管是自知是他知,只是明明白白、清清楚楚。更确认一下自己,真的一丝念头都没有了,这便是真的明心见性时刻。若到此地步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5354515.html
  • 修学佛法,还有比智慧更重要的,是什么

    想一个,几乎每天都在换,实际上这样对自己很不利。   要改变自己的话,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要求。以前弘一大师为了改变习气,当时发了七个愿(我记得不是很清楚),比如身上的法衣要朴素清洁,过午,每天念一万遍佛号、或早上起来跪读《妙法莲华经》、或诵《金刚经》、或诵《华严经》,每天都要参加劳动(主要是打扫殿堂,他觉得出家人太懒惰不好,每天应该做一点事情),平时跟人随便闲谈(另外两条是言、阅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5554518.html
  • 关于东汉佛教几个问题的讨论

    佛教徒“食粪饮小便”的意思。只说了“楚王英曾清,则信佛者固亦尝服用粪便也”(105页)。“信佛者”并非“佛教徒&...重新详细研究,得出适当的结论。在看了大作之后,我曾翻阅《太平经》原文多次,从它强烈谴责“好生,无后世”等语,既不合春秋战国时游士的行径,也不是汉代弃家苦读的风尚,还是觉得较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80257152.html
  • 密宗大意

    ,不可说饱。  密宗分两大部,曰金刚部,曰胎藏部。密有三义。曰众生自密,曰佛密,曰言说密。佛性本众生所同,为累劫无明所掩,众生遂不复自觉,如富家藏宝地中,久竟自无其处所,是谓众生密。  如来大悲,以普渡众生为宏愿,本无密传人之法,惟此天曰自证之法,则非机传,传,非时传。譬如长者富有资财,诸子年少,贪於游戏,诸所宝物,皆任给与予,惟干将莫邪,心轻授,盖恐其自伤伤人也,是谓佛密。学者...

    心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2057545.html
  • 双头佛

    、有******之******、稱為細宗密旨。有傳有授。而魔嗣弘忍以僧伽難提遇童子持鑒直前為從來有象可示。證其魔師一○之象為悖。又以多子塔前袈裟圍繞一事。作袈裟為宗旨所繫之明證。又以臨濟打克苻.普化。鑿為黃蘖三頓棒之彖象。種種作為實法。勝枚舉。全從知解穿鑿。失却自心。黃蘖云。今時人只欲多知多解。翻成壅塞。唯知多與兒酥喫。消與消都總不知。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。盡名消者。所以知解消。皆為毒藥...

    明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2457957.html
  • 梵僧指空禅师传考

    曰。吾为是也。去而东游高句丽。礼金刚山法起道场。有旨趣还燕天历初诏与所幸诸僧讲法内庭。天子亲临听焉。诸僧恃恩。颉顽作气势。恶其轧己。沮不得行。未几诸僧或诛或斥。而师子名震暴中外。至正皇后皇太子迎入延华阁问法。师曰。佛法自有学者专心御天下幸甚。又曰。万福福福万中缺一。不可为天下主。所献珠玉辞之不受。天历以后言者十余年。既言。时时自称我是天下主。又斥后妃曰。皆吾侍也。闻者怪之。不敢问所以。久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01758510.html
  • 禅宗之解悟与证悟略议

    “说法如涌泉”,总堕在识量分别中,若向自心中真实契证,总是说疗饥、说药疗疾。“苟非悟人,皆名妄解”,此等聪明境界,若执著放,于生死饥疾之治疗,...更是直接以明心见性为标的。   然悟有二门,一曰“解悟”,一日“证悟”。其间的分别极为重要,关系到禅宗的真生命。古时大德对此极为重视,开示学人,殆烦劳...

    吕建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1059595.html
  • “妙云集”的特色与精神

    看到这样的现象,偏于学术理解的知识份子,自称“佛学家”,重理解的“佛学者”轻视偏重信行的“学佛者”;而重于信行的“学佛者”反讥“佛学者”说饱,似乎“学佛者”与“佛学者”是可以分隔开的两回事,各执...不当的地方,希望客气的提出来共同研讨。  另外使我感到特别高兴的原因,就是看到有这么多的青年朋友,大家对佛法都有着无比的爱好与信心。处于今天的这个社会环境里,一般人正追逐于私我的享受,沉醉于声色的欲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4760382.html
  • 佛教礼仪基本特征概观

    、孝敬父母、尊敬兄长、夫妇唱随都有礼仪,就连吃饭睡觉也有“言、寝语”的古训约束。可以说中国人的一切言行都有礼仪在规范着。一旦礼仪遭到破坏,一些伦理学家们就会痛心疾首,竭力修复。周朝末年,礼崩乐坏...说教,而且要有形象、有效的实践演示,撇开实际效果说,单就演示本身而言,就是礼仪创建、完善、深化的过程。从佛陀最初传教时的不拘形式,重礼仪,到大乘经典中大肆渲染那种形象生动、富有诗意的说法场景,再到...

    觉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80461346.html
  • “在家菩萨戒本”释义(续完)

    罪恶,与第一轻戒者然。  得新先供三宝戒第二十三  若优婆塞、优婆夷受持戒已,若得新谷、果、菇、菜、茹,先奉献供养三实,先自受者,是优婆塞,优婆夷得失意罪,起、堕落;净、有作。  ▲注 释:...、优婆夷受持戒已,僧中付,若偏为师,选择美好,过份与者,是优婆塞、优婆夷得失意罪,起、堕落;净、有作。  ▲注 释:   [僧中付]:  所谓“僧中”是指有众多位比丘、比丘尼聚食之处,若...

    子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5663952.html